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dlshuwu.com

第21节(2 / 3)

都千恩万谢地起来,被宁和打发出去煮茶。而她自己,则披了件外裳起来,推开门走去了书房。

既暂不能出门,宁和便打算趁这时间将自己所想写下成篇,送往京城予那秦司空,若能于他有些助益,也算不枉她这些日来一场辛苦了。

天渐渐黑了下来,屋中一灯如豆。中途已都悄悄躬着腰进来添了几回茶水灯油,而那案前端坐人影一动也未动过。屋中只余笔墨沙沙声,伏案至天明。

宁和写了一夜,已都蹲坐在门口的石阶上,也候了一夜。时不时回头看门内灯光一眼,尚还稚嫩的眉眼里映满了深深的忧虑:大人一直如此,长此以往,身体可怎吃得消啊……

第二日,宁和近五更才歇下,天一亮就又起了来,收拾衣装要出门。

已都这回不敢再拦了,只取了大人出行常用物什跟在后面。

除了已都之外,整个偌大的州牧府中就只余一个马夫、一个厨娘。自宁和搬进这州牧府中以来,别说修缮,大部分的房屋院落都是空置的。

已都还曾听大人说过,等过些日子腾出空闲来,就将府中划出大半来,送予州学里的生员们住。反正空着也是空着,不如拿来将本州州学扩大些,昌些文教也好。

已都想,大人真是他见过最好最好的官了。大人明明身为一州之牧,却连从前他们村的里正瞧着都比她更有“官威”些。大人与人为善,待人亲切,对待下属从未有斥骂之语,每日日夜为公务为百姓操劳,从未有享乐之行……大人不仅是他见过最好的官,也是他见过最好的人。

已都出生的村落此处偏远,当地人大都信奉域外传来的“长乐佛”。已都心中觉得,他的大人,就像是走在人间的神佛。

越州治下四郡七十二县六百八十四村,宁和特意罗列出了一册表,每一处按豪强多寡从高到低排列。排名尤其前列的,宁和便亲自走上一趟,以督促法令施行。她把这册子随身揣着,若有新的见闻发现,就记上一笔。每成功处理完一处,就把经历心得成文一篇,附在此表之后。

三月过去,此表已积成厚厚一摞。

这日,宁和来到河东郡治下伯农县。此县于她那表上,排位在整个河东郡最前。入得县城之后,伯农县官以官驿受雨暂损为由,将宁和一行安排在了县中一处客栈之中。

当夜,宁和正欲睡下,忽听得外头有敲门声。已都去问,就听门外回话是一女声,自说是店主人浑家,求官老爷开门一见。

宁和听出这妇人语气不对,便令已都将人放进来。门一开,便扑进来一瘦弱妇人,未语先哭,泣涕涟涟,说丈夫糊涂,为钱利迷眼,又畏惧强权,故与此处县官豪强勾结欲阴害于您。

那妇人泣道:“您是越州州牧宁大老爷,小妇人知道您,您是天下一等的好官,万不当葬身此处。小妇人今夜已以酒将我夫伙计几人醉倒,还请老爷趁此速速离去罢!”

说罢,慌忙而来,又慌忙走了。

宁和得此提醒,赶忙叫醒副官几人,一行连夜弃了马车,只架着几匹快马离开。到得城门边,以官印文书喝得守官开门,才得以逃出城去。

那伯农县县官豪强得知事情败露,先后派了几队军兵蒙面戴草笠来追。

宁和等人一路为逃回州城,绕小路翻山越岭,其中艰险实非常人能想。

有一回行至一处山庙,险些寻不到出路,还多亏了有一过路青衣道人指点方向,才不至迷失山间。

宁和与那道人匆匆道过谢,又匆匆领着副官差役几人打马远去。

她本就先病过一场,接着为新法之事操劳数月,后又为考察实情四方奔波,再经此番逃难风餐露宿日夜兼程,整个人已经瘦得有些脱形,支在外袍里几乎只剩了一把伶仃骨头。

仅得那双眼睛,还是清亮而有神的。

却说为他们指路那青衣道人站在路旁,目送着他们远去之后默然良久,忽自语道:“奇哉,怪哉。奇哉!怪哉!”

“堂堂一修仙之人,心中名利所念,竟是于凡间为官!为官就罢,她从前是个书生,又入道不久,也并非不能理解。”道人简直匪夷所思,“可她心心念念,就只当一小小州牧?还将自己当成了这副模样?可真是、真是……”

“——奇哉!怪哉!”

“大人, 你歇会儿吧。”已都小心地将一张灰色的兔毛外袍为宁和披上,动作时碰到她的肩头,发觉手下触感硬而嶙峋, 像是只剩了一把细瘦骨头。顿时唇角颤了颤, 只觉心尖上如同被一把羽毛轻轻扫过, 酸涩难当。目中发红,几乎想要掉下泪来。

宁和背对着这方, 未曾看见他的表情。她正立在屋檐下,凭栏遥望着远处青空,那里山峦如障,层峰相叠,一行野雁高飞而过。那是北方,大赵皇城所在的方向。

天苍苍,秋色浓。

秋风吹过,卷落院中梧桐几片黄叶。宁和神情淡淡,目中一片沉郁之色。

她立了一会儿,回过身,看向身后的已都时, 眼中终于带上了点笑意,伸出手比了比他的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