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dlshuwu.com

临安不夜侯 第1o2节(1 / 2)

只要他子嗣绵延,香火不绝,他大哥就一样有血食祭礼。

……

小隔间里供奉杨氏一门灵位的供桌上,新多了一块灵位。

香炉里,三柱香火袅袅而燃,

蒲团前的纸钱盆里,火光明暗不定。

杨沅跪在蒲团上,一张张撕下杨澈留下的手札,一页页投进纸钱盆里。

在把杨澈移灵回自己家后,他便想到了曾经无意中发现的那本手札。

他从大哥的衣柜中,翻出了这本手札,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。

那是杨澈的一本“日记”,他从进入皇城司开始,历次侦破案件的经过,都记录了下来。他的心得、他的体会、他的成长……

从这本手札里,杨沅看到了他最初的青涩,也看到了他越来越老练的成熟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难忘的经历,他也会记上一笔。

于是,通过这本手札,杨沅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哥。

原来一年前的大哥,并不是整天板着脸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。

原来曾经的他,也会流连声色场所,勾栏听曲,夜宿花船,过得风流快活。

他在一年多以前的记载里,还看到了他的名字。

那是杨澈认回他的那一天,杨澈就是从那天开始,彻底改变的。

杨沅看着一页页纸烧个干净,然后带着一身的纸灰走出了房间。

院子里,老苟叔正和宋老爹坐在杨澈两兄弟常坐的石案旁。

“老苟叔你来啦,宋老爹,我去趟皇城司,料理一下我哥的后事。”

杨沅向老苟叔打了声招呼,又对宋老爹交代了一声,便向外走去。

老苟叔微微皱起了眉。

杨澈死后,他没见过杨沅哭。

报丧时没哭,出殡时也没哭。

老苟叔有些不满:“杨澈很疼他兄弟的。可是杨沅这孩子连出殡时都没哭上一声,性子未免也太凉薄了。”

宋老爹却深深地望了一眼杨沅的背影,缓缓地道:“当初,咱也没见老计哭过。”

……

刘商秋抢下了监视国信所的活儿。

可是这次寇黑衣和杨澈既然中伏,说明皇城司的调查已经为人所知。

这势必会给他们接下来的调查增加极大的困难。

对方既然对他们的行动如此了解,谁敢保证,皇城司内部没有对方的细作?

如果,国信所果然和关昊也有勾结,调查他们的危险性可想而知。

可刘商秋这个活宝贝,居然挤兑住了木提举,抢下了这桩差使。

曹指挥真是说不出的蛋疼,他不得不耳提面命,再三叮嘱刘商秋,叫他务必小心小心再小心,谨慎谨慎再谨慎。

可是看刘大公子那左耳听右耳冒的样子,恐怕是一句也没听进去。

曹敏觉得心好累。

就在这时,一个皇城卒走了进来,对他二人报拳道:“曹指挥使,刘副指挥使,杨副都头的兄弟杨沅来了。”

第109章 拨草寻蛇迹

“哦?请他进来吧。”

曹敏叹了口气,对刘商秋道:“杨澈的家眷来了,咱们一起见见吧。”

片刻之后,杨沅被领了进来。

他今天穿了一件皂色长衫,腰间系了一条白带子。

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穿了一身皂的原因,杨沅显得沉稳、成熟了许多。

他那沉凝稳重的气质,较之刘商秋和寇黑衣,看起来也毫不逊色。

皇城双璧中,刘商秋是那种美到极致雌雄难辨的阴柔美,寇黑衣则是放荡不羁的浪子美。

而杨沅,此时的容颜和气质都有些中正平和、温润如玉的感觉。

杨沅向两位下一指挥所正副指挥使行了礼,便在下首坦然坐下。

杨沅道:“小民今日来,是为了家兄未尽的善后事宜。”

曹敏颔首道:“令兄乃是本官得力的部下。他不幸遇害,本官也甚为遗憾。今令兄已殁,按我大宋律法,当有抚恤……”

曹敏拿过案头一份小册子,翻开来道:“我皇城司木提举,已向官家进言,这次捐躯将士共二十一人,皆追擢一级官身。

“令兄是发现本案疑凶的最大功臣,故提擢三级,他本是我第三都副都头,如今追擢为武修郎,官家仁德,应该会批复下来的。

“捐躯将士中,家有孤老寡幼者,每人每月领米三斗。

“杨澈家中,如今只有你一个兄弟,又已成年,不在此列。

“不过,官家批复之后,你可以按照令兄武修郎的官俸,领取半年的俸禄为抚恤。”

杨沅突然问道:“小民听说,阵亡并战途病死伤死的军士,可听其子孙弟侄年二十以上者一人充填公职?”

曹敏有些意外地看了杨完一眼,颔首道:“不错,你已年满二十,确实有一个名额,可以充填入官府当差。如果你愿意,本官会帮你安排一个好一些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