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dlshuwu.com

第191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见他这边完全抽不开身。

公主之前提过的盐井和瓷窑,就由木其尔她们前去验收。

此前,微宁公主与木其尔在会面后相谈甚欢,很快就达成了融洽的合作意向。

在得知木其尔要来看盐井,公主也亲自为她引路。

“这里的盐井产量都很一般,比不得我在南边见过的那些。”公主说道,“不过好在这片地方可以打井的地方多,且不少都是火井,制盐倒是比较方便。”

她怕木其尔看盐的产量不高,误会她给的是劣质盐井,生了嫌隙,便想提前解释清楚。

听她这么一说,木其尔愣了愣,忽然记起什么。

之前忙着操心和谈的事,公主提到火井时,她也没有深想。

可如今有空了,细究起来,木其尔就回忆起一些地理书上的内容。

在牙地,地下盐量少也不奇怪。

因为这里的盐井不吃香,反倒是有不少含盐量较高的湖泊可以产盐,百姓们吃的大多是湖盐才对。

公主自小在南边生活,接触过的取盐方式就是盐井,那边是因为地理原因,地下储盐量才比较大,打盐井可以丰收。

若是再往东南一些的沿海地区,吃的就该是海盐了。

地理这门学问,若不是有方仙儿,她们很难了解得这么清楚。

公主不知晓南北几地的差异,倒也不奇怪。

再说回盐井。

木其尔猜测,这块地方的盐井分布广,或许是附近藏着盐湖的缘故?

抽空可以找找。

倒也不用急,她们有方仙儿罐装的“碘盐”吃,并不缺盐。

此时那些盐井最大的益处,大概就是天然气了。

有石油的地方一般会伴生天然气,反过来却不一定。

公主发现的这片地方,应该是片纯粹的天然气田。

在枣儿姐她们想办法利用上这些资源之前,将这里好好保护起来才是最重要的。

心里有了成算。

看过盐井后,木其尔又去看了瓷窑。

公主掌握的烧瓷技术来自官家的御窑厂,自然是不会差。

烧瓷时所用的釉料色彩丰富。

她这些年培养出的一批工匠,技艺也是巧夺天工。

可以说,之前沙夷的大半经济来源都系在这些陶瓷上。

在制瓷上,木其尔她们是门外汉,没有任何外行指点内行的想法。

不过,对于改良瓷窑,她们倒是颇有心得。

了解完窑的情况,木其尔便根据兴和的经验提了一些改进建议,例如鼓风的技术,以及窑内特殊的设计构造。

微宁公主对此道精通,一听点拨,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妙处。

她觉得这些提议都点到了关键之处,不禁对木其尔一行人又高看一眼。

有了现成的好窑,日后不仅可以烧制瓷器,还可以顺便烧一下玻璃。

木其尔并不藏私,将制玻璃的法子大方地说给公主听。

公主闻言很是吃惊:“你们竟然会烧琉璃?看来我这瓷器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地方了。”

在这个朝代,琉璃烧制技术没有传开,相关制品不常见,所以十分珍贵。

在公主看来,玻璃瓶自然是比瓷器更值钱。

木其尔忙道:“不不不,我们烧玻璃的核心是技术,而你们烧瓷器却是艺术,是有灵魂的技艺,这还是不一样的!”

匠人制瓷是很有匠心的,带有一定的创作成分,她们烧玻璃却不一样。

在兴和烧出的玻璃,只考虑实用性,所以没有太多设计。

比如大块的玻璃窗,小型的玻璃镜片。

就算是烧玻璃瓶,基本也是简单基础的款式,主要是拿来做化学实验用的。

不过,正如公主所言。

在这个朝代,纯度高的玻璃,就算样式再简单,拿到外面卖也是很稀罕的。

这次接手了瓷窑,日后烧玻璃也可以有分工。

兴和那边就专门生产实用的玻璃制品,这里则是可以烧观赏型的琉璃制品。

想来公主的能干匠人们,可以在玻璃上玩出更多的花样来。

结束了验收工作,木其尔这边也没闲,拉着公主一起热火朝天地搞起建设来。

而在另一头。

才从灾祸中走出来的九斗也在努力重建,恢复生机。

原来那位九斗县令不知去了哪里,销声匿迹,但默契的是,百姓们也没人主动问起他。

如今九斗的事都是方军的人在管,还有其它几个有水患的地方亦是如此。

虽然不太厚道,可不少百姓都在偷偷许愿,希望方军能一直待在九斗,治理这里。

这天。

大妮放下了课本,走出临时帐蓬,在另一座帐子门口等待自家的妹子二妮。

之前,她们母女三人从水灾中获救,心怀感激地在方军组建的临时驻地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