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dlshuwu.com

第147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京西南路的百姓未受到任何影响,大家喜笑颜开逛大集买年货,贴窗花贴门神,一派喜气洋洋。

这边元贞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才歇下,并给各司各衙都放了假。

至于家里这边,幸亏有严内侍郑姑姑希筠他们提前操持,府里一应事务乃至年货都齐备,只等着除夕吃团圆饭即可。

杨變是三十当天回来的。

他一回来,下面就开始准备团圆饭了。

傍晚,团圆饭准备好了,不光正院这边摆了几桌,下面还专门找了两个院子摆了十多桌,供以下人们和杨變的亲兵们享用。

正院这边,杨變、元贞、虞夫人、刘俭等,还有蒋家人和权家人都在,都是熟面孔亲近人。

提起虞夫人就不得不说一件事,尚书内省那些女官们也逃过了一劫。

事发时,宣仁帝特意跟刘俭说了让他逃命的话,刘俭虽没有明说自己要逃,但也往下头传了话,说圣上要开城门降了北戎。

甚至专门让马安福去了尚书内省一趟,点拨了这些女官几句。

总之就是消息灵通有门路的,能逃出去都出去了,至于那些消息不灵通没什么门路的,那就听天由命了。

人性都是自私的,真的广而告之,下面一片混乱,到时候都走不了。

这些女官在之后,也尽数被蒋家人找到,送到了襄城。

如今在元贞手下,元贞专门弄个尚书内司,专门负责帮她整合处理两地各项事务,给她省了很大的力气。

不说这些,总之这个团圆饭大家都吃得很开心,也很感慨。

想想去年这个时候,再想想今天,只能说人有旦夕祸福,做人还是要多惜福。

杨變在家里待到初三就走了。

不是他想走,实在没办法。

如今到了关键时候,他们确实想逼那几个地方一把,却也没想让所有人都去死,既然愿意低头了,自然还是要护持一二,总得让人把东西啊人啊粮食啊什么的都转移过来。

他临走时带走了新出炉的木炮,这个木炮接下来会给北戎带来很大麻烦。

当然,这是后话。

作者有话说:

那个木炮是真有这东西,非面面胡扯。我军当初抗战时,就有不少这种土制的木炮,大家搜搜榆木炮就知道了。那会儿用的都是黑火药,威力没有现代的炸药威力大。总之就是威力不大,但是便携。

还有没良心炮之类,都是当初为了抗战,却没有物资,大家发挥想象力,造出很多看着很丑其实很实用的东西。

又是一年春,万物复苏,大地又一次焕发勃勃生机。

对于在路上走了近三个月的人来说,只觉得天气没那么冷了,日子似乎好熬了许多。

且越往南走,似乎越是宁静,再也看不见那些神出鬼没的北戎骑兵,也不用再担心晚上睡着睡着,就听见地面在震动,然后就是一夜睡不着的提心吊胆。

≈ot;这就是樊城了!≈ot;

所有人都看着不远处那座城池,它有着高大巍峨的城墙,虽然比不上上京,但比起一些大城的城墙也不差。

城门上有城楼,有垛墙垛口箭楼烽火台,城墙上屹立着不少兵卒,看着就让人觉得安全。

此时这座城池的城门前,排满了等待进城的百姓,大致分了两队,随行有车的一队,没车的则是排另一队。

城门前有兵卒正查验进城人的户贴,若是没有户贴,则要被领去一旁,不光要询问来历,还需要同乡佐证。

这些人大多都是京东两路和淮南东路的百姓,普通人都是乡亲邻居一起走,即使遗失了户贴,也不会缺佐证之人。

大概是这一路受到了太多惊吓以及磨难,车队中有那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车队,也无人因查验户贴过慢而发什么牢骚。

淑安坐在一辆骡车上,撩了车帘往外看。

她身边坐着正抱着孩子的淑嘉,对面则坐着一个侍女和永福。

侍女佳玉见公主已经喂好奶了,忙把襁褓接了过来,又道:“委屈公主了,哪有公主亲自给孩子喂奶的,即便普通富裕人家,也万万没有大娘子给孩子喂奶的道理。”

佳玉打小就跟着淑嘉,后来又跟着她一起陪嫁出宫,自然心疼她又替她委屈。

淑嘉却不在意道:“这不也是没赶上好时候,生侗儿的时间也不对,我儿命苦,若我这个当娘的再不对他上心些,他不是更命苦了,幸好他懂事,也不怎么闹。”

确实这孩子来得不是时候。

淑嘉所嫁之人乃安远侯家长房的嫡幼子韦彦,梅家和韦家关系不错,梅贤妃也是酌量了又酌量,才把女儿嫁到韦家来。

婚后小两口甜甜蜜蜜,日子过得也还不错。

谁曾想上京城破,内城被封禁,这接踵而来的变故无疑给小夫妻的生活带来了一层阴霾。

这也就罢,当日宣仁帝打算开城门归降,梅贤妃在得知消息后,迅速把小女儿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